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NG体育·(南宫)官方网站-APP下载

NEWS

ng南宫28体育新闻资讯

热线电话:

400-0550-468
联系人:
传真:400-0550-468
手机:13514904888
邮箱:2310769709@qq.com
地址:天长市广陵东路88号

NG体育家里有别墅这事为什么有些家长不告诉孩子?

发布时间:2024-02-22 丨 浏览次数:

  NG体育前一段时间,有网友发帖称,自己考完研后才被告知家里有五层别墅。此帖登上微博热搜后,评论区一下炸出了不少“富二代”,分享自己得知隐藏身份的过程。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他们向父母询问了家里的财务状况,“我已经问我爸妈很久了,是不是有钱不告诉我,结果他们说他们也还在等我爷爷通知呢。”

  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是对收入、支出以及资产、债务进行的综合评估和分析,相比将其理解成“有多少存款、有几栋房子、一个月工资多少”来说复杂得多。

  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家庭资产被分为四个账户,即现金消费、金融杠杆、风险投资和安全理财账户。每个账户功能不同,资产存在形态也不同。

  现金消费账户里的资产作为日常开销备用金,以现金、银行活期、货币基金的形式存在;金融杠杆账户里的资产用于保障应急,专款专用,解决家庭里的突发开支,通常以保险形式存在;风险投资账户用于高风险投资,如股票、信托、期货等;安全理财账户则用于长期低风险理财,以国债、银行存款等较为安全稳定的形式存在。

  而家庭收入除了每月工资,还包括股息、保险金等货币收入和各种实物收入;家庭支出是用于住房、家庭内食物水电等生活开支;家庭负债是指家庭的借贷资金,包括家庭成员的所有债务、银行贷款、应付账单等。

  也就是说,小到日常用品的购买NG体育,大到理财贷款,都属于家庭财务状况的考量范畴,所涉及的内容多且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这有可能是家长很少对孩子主动提起家里财务情况的原因之一。

  但是NG体育,当孩子主动问起时,许多家长仍然不愿意告诉孩子家里真正的财务情况,要么是笼统地说“放心够你花”,要么闭口不言,而这或许与中国家庭教育方式和传统思想息息相关。

  国际知名学者、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特聘教授任柯安(Andrew Kipnis)2011年关于山东邹平的田野研究表明,根植于传统文化与科举制度的历史传统,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教育愿望。这种教育愿望转化为家长对孩子学业的严格督导,有些情况下NG体育,可能会演变成“除了学习,不需要关心其他事情”。

  在一些家长看来,把家庭财务状况告诉孩子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一方面,正如网友调侃,如果知道了家里有五层别墅,还会去考研吗?家长生怕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物质基础让孩子沉迷于享乐,于是选择隐瞒家庭真实的财务情况,使得孩子主动产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不够好的家庭情况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太早承担他不必要的压力,从而将注意力由学习转移到生财之道上。

  此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家长的权威被着重强调,亲子之间缺乏合理的沟通。

  在传统伦理学视域下,社会关系中形成了一种等级秩序。家庭是最常见的社群单位,家长在其中掌握着绝对话语权,孩子必须听话、顺从父母的意志,才能获得其他人的认同,反之则会被认为是“坏孩子”“不听话”。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父母通常扮演说教者的角色,很少给予孩子发言的权力和机会,也较少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久而久之,父母和寻求独立自主的孩子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疏远,也就逐渐失去交流家庭财务状况的渠道。

  加上家长权威运行的核心是资源。财产作为家庭资源的重要部分,主要控制在父母手中,而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大多通过出让自我行动控制权来换取这些资源。但随着孩子长大后资源占有量的增加,他们对家长权威的威胁也在增大。因此,如果掌握的资源原本就不多,为了避免权威和话语权过早受到质疑和挑战,家长或许就不会将家庭财务状况告诉孩子。

  当然,也会有些家长会反其道而行,用装穷、哭穷实现对孩子的隐形控制和权力支配。家长向孩子诉说家庭财务状况的艰难,通过宣称自己的牺牲和不容易来换取孩子的听话和顺从,同时降低孩子的预期,减少孩子对金钱的关注(尽管有时会适得其反),并减轻自己为孩子提供财务方面支持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告诉孩子真实的家庭财务状况,成为了一种实现利益诉求的策略。

  但也正如网友指出,家庭财务状况属于家庭隐私,通常只由夫妻双方合作管理,孩子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而不告诉孩子家庭财务状况,也能够避免出现过度消费和攀比等现象。

  在知乎圆桌:理想家庭收录的“家长该不该把自己家财务真正情况告诉孩子?”的问题下,网友们现身说法,大多认为家长应该把家庭财务状况告诉孩子。

  而这也得到了有关研究的印证。2003年一篇发布在《教育社会学》上的论文指出,学校中存在着“青少年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孩子的受欢迎程度通常取决于其家庭拥有的物质财产类型,成为“身份的象征”。而孩子在“青少年社会”中的知名度或地位,已被证明对其自尊心有积极影响,积极的自尊心可以带来更高的学业成绩。也就是说,知道自己家庭财务状况良好,孩子在学校中生活就会更有底气,学习的环境也能够有所保障。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良好的财务状况就要告诉孩子,而不好的财务状况就不应该告诉孩子呢?其实也未必。

  事实上,不清楚家庭财务状况,更会增加孩子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而孩子会不会因为家里的财务状况,对家庭甚至自己形成消极评价、自卑等,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家庭财务状况的看法,而非财务状况本身。

  如果父母对家庭财务状况不满,同时将这种消极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孩子的行为举止也感到不满,并且将这种不满以言语或者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或反馈给孩子,孩子可能会因此形成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和归因,也就是通常讲的自卑,但这与家庭财务状况的好坏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此外,与孩子谈论家庭财务状况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孩子财富观的契机。

  钱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多方面的情感需求。除了花在自己身上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还能够花在别人身上,让自己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很多心理学研究发现,为别人花钱比为自己花钱更幸福。不仅如此,钱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金钱可以通过税收、捐赠等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

  通常家长在跟孩子谈论家庭财务状况时,考虑的是金钱的物质功效,从而强化了其物质价值,但如果能够完整地讨论金钱的物质、情感和社会价值,从小逐步帮孩子建立其理性全面的金钱观,就可以尽可能帮助孩子比较全面地理解金钱,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从个人、家庭到社会,既看到财富也看到风险。

  一些家长或许以为儿童对金钱没什么概念,但研究发现,孩子对家里财务状况的感知从小就有:

  幼儿园的孩子对家里的房子和车就会有直观的感受,也能把这些条件跟“穷”或“富”的概念建立联系,并跟同龄小朋友的家庭作比较。但此时孩子对“财富”的主观认识跟客观的价值关联并不密切,可能一个漂亮的儿童座椅,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家的汽车无比高级。在这个年龄段下非常适合家长帮孩子建立金钱观,形成对金钱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理解。

  小学阶段的孩子掌握了数字和运算,到了高年级还学习了大数的概念,开始能够理解物品和价值的对应关系,能比较客观地了解100元、1000元和100万的差异。这使得小学生对财富的理解更接近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自己管理零花钱,量入为出,在消费中区分“需要”和“想要”,从而更好地理解家庭财务状况与家庭消费的关系。

  中学阶段的孩子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管理财务所需要的全部数学知识,已经完全能够理解家庭的财务情况,并可以开始参与家庭中比较重要的一些消费或者其他方面的财务决策,特别是与孩子自身有关的财务决策,进一步积累处理财务问题的经验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中学之后,无论是上大学还是工作,孩子已经成年,在很多方面具备了独立处理财务问题的资格,并且需要独立处理一系列财务问题。父母可以重新划定一下与孩子之间的财务界限,并适时提供一些财务建议。

  学界研究中有一个概念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常会包含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以及收入。换句话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需要综合分析。

  除了这些客观情况,家庭财务状况好还是不好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不同的人看法不一。这个主观判断一方面受到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跟周围人的横向比较,以及跟自己家庭过去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还有对未来的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通常家长跟孩子谈论家庭财务状况,谈到的大多是自己主观判断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咱们家财务状况不错;咱们家算是富裕的;咱们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咱们家挺穷的,你不能乱花钱……

  所以,相比客观的家庭财务状况,父母怎么看待、父母认为好还是不好,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家庭财务状况的好坏可能并不是孩子真正关心的问题。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当他开始关心家庭财务状况,一定是有他的理由,他可能想知道的并不是父母收入的具体数字。父母需要去了解孩子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是跟同学作了比较,还是有一个想要实现的目标需要财务支持?

  财务话题背后涉及到的真正重要的问题可能并不是财务问题。孩子在意的或许是父母的关注、同学的接纳和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其深层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自主性。孩子要能自己做决定,比如在给孩子买东西的问题上,谈及家里的财务状况,孩子关注的可能是自己能不能做主,或是家里的财务状况限制了自己做决定的范围。

  第二,归属感。孩子需要跟周围的人建立社会联系,获得认可,包括跟父母的关系、跟同伴的关系,有些财务话题可能会涉及孩子的家庭地位以及同伴群体的融入。

  第三,胜任力。孩子需要确认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重视的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中,可能有一些是需要财务配合的,他就需要了解家庭财务状况。财富能够支持孩子提升能力、展示能力,或者能够确认他的能力展现跟财富无关。

  其次,父母跟孩子的沟通需要真诚,不应传递虚假信息。如何跟孩子谈论家庭财务状况NG体育,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如何花钱这一类与财务有关的问题,更是整体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质量。

  一个家庭很难系统地伪装家庭的消费习惯和各种涉及到财务的决定,所以孩子能够通过日常生活判断和感受出家庭的财务情况,并且孩子更容易相信他们看到的和体验到的。一旦孩子知道真相后,最大的心理感受或许就是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和不信任NG体育,从而影响长期的亲子关系和沟通。

  最后,家长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让孩子逐步了解家庭财务状况,甚至一起参与家庭财务决策,并在孩子成年后,跟孩子之间建立一定的财务界限,给予其自主决策空间。

  总之,家庭财务状况是个复杂的概念,包括父母的收入、家里的固定资产、存款,以及一些风险性资产。如果家长能够系统地跟孩子讨论家庭资产,以及这些资产配置的内在逻辑,就是非常好的家庭财务素养教育。

  [2]赵必华. 影响城乡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家庭因素及作用机制[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1, (04): 134-147.

  [7]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03):20-23.

  [9]刘谦, 陈颖军. “寒门出贵子”现象的理论再探究——聚焦学业过程与社会文化要素[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59 (04): 158-164.

  [10]生兆欣. 论家庭领域中父母权威的资源交换运行机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06): 73-77.

  [13]孙旭友. 哭穷:贫困农民自我表达的另类机制——基于农村贫困大学生家庭的考察[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 (01): 36-41.

  [15]孔璐.金钱和社会奖惩对农村留守儿童决策的影响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1.

  [17]黄安琪. “权威与服从”语境中儿童秘密空间的现实遭遇与积极意义[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 (21): 4-9.

  [19]曹邵琪. 童年期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心理贫穷感的影响: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

Copyright © 2012-2024 NG体育·(南宫)官方网站-APP下载 版权所有
电 话:400-0550-468  手 机:13514904888  传 真:400-0550-468  E-mail:2310769709@qq.com
地 址:天长市广陵东路88号
皖ICP备2022003114号

扫一扫关注大业微信公众帐号